小拓书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74 章 第七十四章 「蝶花美人图·中」(2/5)

听夏衷实讲的时候便被抓了。

丹娥遇害时,夏衷实和高季真正被关在州府衙门的大牢里,不可能是罪犯,也不可能泄露。

这样一一排除之后,知道图册全部内容,又有可能外泄的,只剩下了州府衙门的人。

他们谁会与凶手有交集? 白如依向史都尉说,据他推测,最大的可能,是府衙的人出于好心,将图册内容透露给了亲人家眷,他们的亲人家眷,又无意间泄露。

史都尉命部下调查州府中人,尤其负责这个案件的衙门捕快的住处、亲友等,查着查着,查到了一人——那名最先看出画册中所有美人都穿着锦华庄蝶花衣料的小捕快,袁恪。

袁恪未来的岳家就住在丹娥家附近。

史都尉本来想立刻审问袁恪,但白如依建议先堂审,或可得到其他关键线索。

四家店铺的人在公堂上都或多或少说了对丹娥的看法。

针线铺的女老板说,丹娥是个清纯的丫头片子。

药铺的郎中和伙计觉得她是个来买药的年轻女客人。

粮酒铺的掌柜说她聪明孝顺,娶她的人将来肯定很有福气。

而点心铺的老妇说,丹娥是个「讨喜的孩子」,「很亲人,见谁都打招呼」。

白如依后来向程柏史都尉等人道,他以文为业,不免染上了一个习气,爱推敲字里行间之隐意,也就是俗话说的喜欢抠字眼儿。

老妪这两句话,在他听来,似是褒义,其实藏刀。

尤其后一句,用在一个少女身上,这少女更在不久前不幸遭人掳走杀害。

这时候说她「很亲人,见谁都打招呼」,简直在暗示丹娥平素轻浮,不知礼仪不懂避讳,自招祸端。

按理说,她家和她的铺子离丹娥家很近,丹娥一家常惠顾她生意,而今姑娘遭逢不幸,怎的说不出几句真心实意的夸奖和场面话? 老妇这般年纪,做了多年买卖,若说她不懂世故,不会讲话,着实牵强了。

前一半堂审没得到太多关键线索。

不过白如依有了一个想法,休堂时,遂让人将老妇家取来的点心端出,一一品尝。

尝到其中一块时,他得到了想要的关键。

那一刻他仿佛看见了丹娥,早春新枝上初绽的花朵一般的少女,美丽,单纯,善良,孝顺……能当得起世上最美好的词句。

她提着篮子,像轻盈的云,从酒铺走向点心铺,走进蛇蝎布好的陷阱。

但她的篮子里有一件物品,仿佛一缕丝线,待查案的人留意到,便会显出微光。

循其指引,即能找到凶手—— 那瓶酒。

丹娥为了孝顺父亲,用自己的私房钱买的好酒。

明州特产,金波酒。

白如依嗜酒,他久闻明州金波酒的大名,到城中后遍尝各酒肆秘酿,更知金波酒的配方和酿造方法。

金波酒北方与南方皆有。

北地的河间府、邢州、代州,江南与川地的明州、洪州、合州所产的金波酒尤为出名。

各地之酒口味有别,酿造方法亦不同。

但金波酒有滋补功效,酒中必须的几味材料,全天下一致—— 木香、川芎、白术、官桂、附子、瓜蒂。

只是不同地区,不同酒坊,酒中这几味用料多少有些差别。

明州多水湿润,所以明州金波酒中,白术、川芎、官桂三味用料颇多,可祛燥湿、调阴阳、健脾补气。

官桂与白术都有特别的香味。

丹娥打的这瓶酒是新酿的金波酒,酒味尚未十分醇郁,配料独特的味道尤其明显。

官兵随后在老妇家的厨房里搜到了未用完的酒。

老妇没舍得丢弃此酒,只销毁了酒罐,将酒装在自家瓦罐里,拿来做点心,被白如依尝出。

她先辩称这是自家私藏的酒,史都尉遂请来数位品酒行家,鉴得确实是新酿的酒,与那家粮酒坊里的酒绝对是同一批酿出来的。

刚好这酒是一家新酒庄所酿,跟粮酒坊老板家有点亲戚,酿的头一批用料尤足,除了这家粮酒坊外,只供给了几家酒楼,做铺货探路之用。

粮酒坊掌柜作证,老妇一般不在他家买酒,都去市集买廉价水酒或酒酿回来做点心,最近更没买过酒。

那几家酒楼都是吃饭时点酒饮用,不会让客人带酒出酒楼。

老妇根本不可能买到。

白如依又试探小捕快袁恪,觉得他确实不像帮凶,史都尉先找一静室,与他谈话。

稍一问,袁恪便坦诚道出自己确实将图册内容告诉过未婚妻香芷。

袁恪未来的岳家荷家与丹娥家郑家是近邻,住同一条巷子。

丹娥还有个妹妹,名叫翠娘,与丹娥系双生姊妹,家人常喊她两人阿丹小翠,两人外貌相似,性情殊异。

丹娥温柔娴静,待人容让和善。

翠娘活泼伶俐,但掐尖要强,嘴巴也不甚饶人。

袁恪未过门的娘子香芷与丹翠姐妹同一年出生,香芷比这对姐妹大了几个月。

三人从小常在一起玩耍,相貌都标致出众。

小姊妹之间,既嬉闹亲爱,时常也比一比穿戴打扮,针线女红。

锦华庄的蝶花布料时兴,城中女子人人都想有一件蝶花裙,香芷与丹娥翠娘亦十分心爱。

可两家都是寻常人家,平时给不了姑娘太多钱花用,锦华庄的蝶花绢料虽算平价,对她们来说也不是小数。

三人遂边省吃俭用边接些针线活计攒钱。

丹娥和翠娘姐妹一起攒钱,本以为肯定比香芷攒得快,哪知袁恪突然送了香芷一块蝶花料,香芷自然开心,丹娥翠娘难免羡慕。

香芷用这块布料做了衣裙,穿上与袁恪去看灯,迎面遇见了小翠。

小翠看出香芷的裙子并非锦华庄的蝶花料,不禁出言挖苦了两句,香芷也不以为意。

袁恪重新买了锦华庄的蝶花料送给香芷,这件事自也一直记得。

但他不太分得清丹娥和翠娘姊妹,待在衙门看到那本图册,一看第十位美人,模样有些眼熟,旁侧题着姓名:「郑氏丹娥」。

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暗想,怎会这么巧!姓也是对的。

可那家有两个姑娘啊,为什么只画了一位? 袁恪只知道那两个女孩叫阿丹和小翠。

明州城内,郑算大姓,他记得岳家所在的那一带有好几家姓郑。

丹翠在女子名中亦常见,阿丹是否真是图册中的郑氏丹娥?他怕认错,正犹豫着,有其他捕快先开口,说认识图册中别的少女或少女的家人,他跟着将郑家姐妹的事说出。

众捕快当即讨论是否告知这些少女的家人,并派人手保护。

但他们不确定这本图册是否凶手所绘。

册中有十几位少女,即关系到十几户人家,城内已被凶案搅得人心浮动,督帅府才会破例暂管。

倘若贸然告知这些人家,万一滋生事端,图册又是假的,将如何收局? 于是捕快们便决定暂不告知,先暗暗盯着这几家。

史都尉将其他捕快叫来询问,证实袁恪所说属实。

州衙当时的人手不太够,袁恪未来的岳家恰好在附近,便让他先盯着郑家的动静。

袁恪接到命令,寻思自己若公然在未来娘子的闺中密友家附近转悠打探,忒不合体统,遂想了一计,先去了荷家,问香芷:“常和你一起玩的那对姊妹,那位叫阿丹的姑娘,大名可是丹娥?” 香芷道:“是呀,你怎的突然问起她?” 袁恪道:“衙门里户房吕叔未来的亲家盖新房占了邻家的地,两家打起来,吕叔没帮他亲家,两家也崩了,亲事吹了。

吕叔被吕婶骂得好几天回不了家,睡在衙门。

我忽想到,你邻居那两位姑娘,年岁正和吕家贤弟相近。

” 香芷抿嘴笑道:“你倒会操心,这事都管。

阿丹和小翠都没许人家呢。

婚姻乃第一大事,你可不能坑了她们,吕家家世如何?吕公子人品好么?” 袁恪道:“吕贤弟知书达理,斯斯文文的,人品再好不过。

吕叔更是好人。

吕婶爽利脾气,上回咱们一起看灯,我看阿丹姑娘说话行事,跟吕婶可能性情相投。

” 香芷啊呀一声:“咱们遇到的是小翠,阿丹的妹妹。

阿丹和她妹妹不一样,性子软善贤淑。

如那位公子如你所说,是位斯文端正知书达理的君子,与阿丹确实相配。

但未来婆婆若忒地厉害,只怕阿丹会挨欺负。

” 袁恪道:“吕婶性子直,人其实挺好的。

如此我先和吕叔委婉说说?若他们有意,自会托媒人。

” 香芷正色道:“先说好,你别光看着那位吕伯父的面子。

阿丹和小翠与我从小一起长大,好似我的亲妹妹。

你真想做媒,必须得是好人家!我这边也和我娘露点口风,让她稍微和阿婶提提,郑叔郑婶好先去查查那家。

” 袁恪又将话题带回想问的地方:“我前日见小翠姑娘说话带刺,以为你们不甚和睦,没想到这般友爱。

” 香芷道:“小翠就是这个脾气,她仗着和我熟才这样。

姊妹们之间,哪能字字句句计较。

我也常说她,同她玩笑。

你们男子可不懂我们这样。

” 袁恪道:“确实不懂,我还想这姑娘若一向如此,可能没少得罪人。

她姐姐跟她长得像,说不定有分不清她俩的人,被妹妹怼了,恨上姐姐。

” 香芷诧异:“你怎的这么说!” 袁恪忙道:“是办差多了带出的毛病没留神又犯了。

我们衙门查的许多凶案,起因都是言语致祸,初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方或双方言行不当,或嘴不肯饶人,或这个白了那个一眼,那个啐了这个一口,两边火都压不住,竟成凶案。

是了,说到这里,近来城中不太平,你也多小心。

天晚了莫单独出门,别往僻静的地方去,少同不认识的人说话,若觉得见着附近有可疑的人,就同我说。

” 香芷嫣然道:“晓得了。

” 袁恪尤未放心,又拉着香芷的弟弟询问叮咛,曰最近城中不太平,你姐姐若要出门,你就同她一块儿,若瞧见有什么可疑的人转悠,立刻跟我说。

史都尉将香芷一家传到衙门,分别询问,证词与袁恪所言相合。

因香芷与袁恪是未婚夫妻,两人在荷家谈话,一向在院中等敞亮处,香芷的祖母或母亲不远处针线陪伴。

这一番谈话亦是在院内,香芷的母亲李氏身在附近。

李氏道:“民妇一旁听得一言半语,他老提郑家那两位姑娘,民妇还有些多心……” 袁恪与香芷自幼订下婚姻,因袁恪父亲过世,三年孝期未满,两人才没成亲。

郑家的两个姑娘都很漂亮,李氏恐袁恪见了郑家姐妹,活动其他心思,留神再听,却又不是。

她尤不放心,见袁恪把幼子拉到一边说话,待袁恪走后,立刻叫来儿子询问。

香芷的弟弟亦作证道:“恪哥只说城里不太平,让草民留意着些周围,多跟着姐姐。

我娘也问过这事。

” 香芷更流泪道:“他那天讲这些,民女心里有点疑惑,当时猜,他该不会在查什么案子吧。

是不是那个命案跟这片儿有什么牵扯?万没想到,这么巧……” 万没想到,就是这么凑巧。

正是这一日的傍晚,丹娥走出了家门,再也没回来。

丹娥出门迟迟未归,郑家慌乱开始寻找。

荷家也被惊动,与邻里们帮忙找人。

夜越来越深,郑家已在猜,是不是被之前杀女孩的凶手掳去。

丹娥之母乔氏哭得死去活来,恨自己不应该想着就出门几步,无碍的,让闺女独自出门。

香芷触动心思,暗忖,怎会这样巧?立刻让弟弟去找袁恪。

袁恪得知,即请人去衙门报信,自己先赶到郑家。

香芷的父亲及两位兄长都帮着郑家去街上找人了。

香芷与李氏在郑家劝解乔氏和小翠,帮忙照看。

见袁恪到来,香芷立刻将他扯到一旁。

“你同我讲实话,下午你突然提到阿丹,不是想帮她作媒,而是有别的事吧?是不是你们有什么线索,是不是她早被人盯上了?!你为什么不实说,不让她们家有点防备?!” 袁恪向史都尉供认:“卑职当时也觉得惊诧,怎会如此凑巧!思量事已发生,说出来可能香芷想起什么线索,就说了实话……” 他对香芷道,确实是,查到一本册子,可能是犯了那一串案子的凶手所画,其中就有郑家的姑娘。

但事关机密,不能外泄,白天才那般问。

你想想,近来这对姐妹是否与人结怨?她们有没有同你提过什么可疑的事?或你见过什么可疑的人?特别是跟布有关的。

香芷当时懵住,问,什么叫与布有关?心里乱得很,想不起来。

袁恪于是道:“这姐妹俩是不是也买了蝶花布料做衣服?她们为了这个,有无跟旁人斗过气?那册子上特意画了郑姑娘穿着蝶花布料的裙子,还要用布勒死她。

” 香芷哭道:“我不知道,我想不出有什么可疑的,得问小翠或郑婶呀。

” 但当时衙门的其他人未到,袁恪不能擅自向郑家透露衙门已知案情,也不能私自问供。

他只能再问香芷:“你仔细想想,或是否有人心仪她们姐妹,甚至谈婚论嫁没谈成之事?尤其近几个月。

画上还指责她品行不端,必有缘故。

” 香芷摇头:“我想不起来,你去问小翠或郑婶。

” 袁恪无奈:“须得等衙门的其他人,特别是我们头儿到了,才能问。

我跟你说都已是不对了。

” 待到衙门的人赶到,天已快亮。

袁恪与其他捕快忙着找人,暂未多提此事。

袁恪又对史都尉供认:“卑职以为,我只问过香芷,她确实没对旁人说。

且后来衙门验尸证明,卑职跟香芷说这件事时,郑家姑娘已经不幸被害了。

如此,肯定与我们无关。

” 偏偏就有关。

之后,有多名邻里作证,点心铺的老妇当时就在郑家,一副热心模样,帮忙找寻丹娥,安慰丹娥的母亲乔氏。

巩乡长又疑惑开口:“恕某斗胆,说一点愚见,这么算算时间,确实对不上哪,点心铺的老妇听到这件事的时候,那女子已经被害了,尸体也藏在泔水车里运走了,都该被拖进那个宅子里了。

怎么还能按照画册布置?” 桂淳拱手:“乡长犀利,此妇在公堂上亦是如此辩称的。

” 史都尉再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领主沉迷搞基建[穿书]

夏佐伊因系统穿越到一本以中古西幻不现实向为背景的小说中,成了一个漂亮精致的小领主。 性别男,爱好男,文里是炮灰。 在女主玛丽苏光环的照耀下,为了推动剧情发展不断脑残,最终被定罪并受绞刑痛苦而死。 穿过来后,夏佐伊摸着白嫩的脖子想,我死都不搞gay,我搞基建。 谈恋爱不如基建!请让我独自美丽!谢谢! 教皇/公爵/领袖:我们同意了吗? 这里,上层人士与下层人士阶级分明,等级制度森严。 这里,食/

绑定CP系统在恋综爆红了

[爆笑沙雕文,最后9次痛倒计时~] 顾声穿成顶流的塑料联姻老婆,因为和他上恋综而被全网狂嘲自取其辱。 但没想到她绑了个【我是你的解药之CP系统】: 「您丈夫将会花式疼痛99次,碰到您才能止痛哦~」 顾声:哦豁? 节目开播,对家恩爱甜蜜,全网坐等顾声独自尴尬,没想到?? 选择房间时,闻衡脸色苍白看着走向别处的顾声说:别走这、卑微深情?! 分开任务时,闻衡冒着冷汗拉住兴冲冲找别人组队的顾声:过/

被她迷了心[娱乐圈]

闻妺嬉美貌绝世,气质矜贵优雅,是娱乐圈难得一见的美人儿胚子[妺嬉(mxī)] 偏偏影帝施哲言是个神经病,对女人心理性厌恶 然而后来 狗仔:#惊!施影帝与一闻姓女星街边拥吻# 众粉丝:骗子!大骗子! 说好的对女人冷漠又无情呢! 而此时的施哲言却在掐着闻妺嬉的后颈,惩罚似的咬着她嘴唇:以后不准对别的男人那么笑,嗯? 黑眸里的火热与占有欲,犹如狂风骤雨 女主本性与气质并不符,反差萌狗崽属性 总之/

隔河千里,秦川知夏

白浮泉遗址公园的管理者秦川热衷于小动物保护,科普博主,一个机缘巧合下,博学的他应邀为詹知夏设计了一条京杭大运河的旅游线路,生命之中的一次偶然的交集,演绎出一段共路的人生。从相识、相知、相恋,借着大运河美丽的风光,本已两难的人生,因爱而变得熠熠生辉。相恋后,两人为修复白浮泉还原遗址倾尽全力,为完成这一使命,克服了所有困难,用他们的奋斗书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

逢青

赵逢青跟江琎的那一晚,有悲也有喜。 悲的是,她的纯贞没了。 喜的是,她也可以讲一个谁年轻时没爱过个把人渣的故事。 这是一个小太妹和尖子生的故事。 /

锦鲤大佬带着空间重生了

美食博主罗似锦一朝醒来发现胎穿成架空世界八零年人口众多的罗家小可怜。 重男轻女!? 不存在的! 锦鲤运气护身,空间灵泉加持,妥妥的活成了罗家村人们心目中的小福宝。 福宝,跟婶子下地。 一亩地种出了三千斤。 福宝,跟大叔上山! 上山打猎的五个大叔一人扛一头野猪凯旋而归。 罗似锦所过之处,阴天云散,雨天雨停,母鸡一天下两个鸡蛋,兔子直接撞树,鱼虾成往怀里蹦,谁不说罗家出了个福气包。 陆铎暗戳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