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拓书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章(4/5)

示着这个家族会越来越繁荣的含义在里面。

所以,曹雪芹实际上是把他祖父家里面的金匾通过艺术升华,变化为了林黛玉到荣国府所看见的这个金匾了。

这倒还罢了,这个金匾是赤金九龙青地大匾,盖着皇帝的戳子。

写完金匾,曹雪芹又写林黛玉看见一副银联,而且曹雪芹用笔非常仔细,他不是马上接着写银联,他还隔了一些文字,再接着写银联。

这个银联是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就是把乌木上抠一些槽,然后把银子压进去。

这个对联我们都记得,因为在《红楼梦》上写得清清楚楚,写的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样一副对联,有印象吧?现在我告诉你,这个胤?i,做太子的时候,他有一副对联是备受他的皇父康熙表扬,而且他到处把它写出来送人。

史书上只是没有具体记载,他也写了送给了曹寅而已;他在江宁南巡的时候把它送给别的官员,都被记载在案。

他没事就写自己这个名对,这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出的一个好对子,这个对子是什么呢?叫做“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

你把这两副对子对比一下,结构相同:“座上”与“楼中”,“堂前”和“江上”都是呼应的;对联最后一个字呢,干脆就一样,上联都是“月”,下联都是“霞”。

我现在让你把林黛玉在荣国府所看到的那副银联,和真实生活当中胤?i在做太子的时候写的对联加以对比,你就会发现这两副对联是有血缘关系的,它们之间是有一个从生活真实升华到艺术真实的过程。

也就是说,它们是从一个生活中的原型物件,演化为一个作品里,一个故事里面的物件,它们之间有这个关系。

胤?i这副对联的事儿,最早记载在康熙朝一个大官王士祯所写的一本书《居易录》里面,我看到起码有两本清史专家的著作里,都引用了王士祯《居易录》里的记载,说明这记载是可信的。

但是最近有热心的红迷朋友告诉我,“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是两句唐诗,是唐朝刘禹锡的一首题为《送蕲州李郎中赴任》的诗里的,经查,这确实是刘禹锡老早写下的诗句,那么,王士祯的所谓“太子名对”的记载,该怎么看待呢?王士祯行文比较简约,我想,他所说的情况,可能是当年太子还小,他的老师说了刘禹锡诗里的前半句,作为上联,让他对个下联,他当时并没有读过刘禹锡的这首诗,却敏捷地对出了下联,与刘禹锡的诗句不谋而合。

这当然也就足以受到老师夸奖,康熙知道后当然也就非常高兴,一时传为了美谈。

当时太子不但学对对子,也学书法,他一再地写这两句,因为书法好,经常写出来赏赐臣属,说这两句是他的“名对”,也就不难理解了。

没想到,这“太子名对”,后来又演化为《红楼梦》贾府里,与皇帝御笔金匾额相对应的一副银的对联。

书上写这副银对联,落款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手拜”,这些字眼里,其实也都埋伏着意思,都是在暗示太子。

真实生活里,曹寅跟康熙是一辈的,他转化到小说里,就是贾代善;而曹??和曹?\跟太子是一辈的,他们转化到小说里,就是贾政这一辈。

因此,写对联的人就称自己跟贾政是同辈的,他们祖上虽然是主奴关系,但是起初都在关外生活,又一起打进关内,因此谦称是“同乡世教弟”。

这位“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是谁?我们都还记得,《红楼梦》里后来写贾府为秦可卿大办丧事,来了四家王爷参与祭奠,他们是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和北静郡王,并没有东安郡王,可见曹雪芹在对联落款上写出“东安郡王”,是别有用意,是在影射“东宫”,写对联的时候还安好,但是到后来,可能就坏了事,就消失了;曹雪芹给这个东安郡王取的名字也挺古怪的,叫穆莳,其实他也是有用意的,穆,古汉语里通“密”,胤?i死了以后,谥号就是密,莳,是将植物移栽的意思,胤?i一生两立两废,两次从当太子的毓庆宫移往咸安宫被圈禁起来,这么一想,曹雪芹用这些字眼来写,确实都是在影射废太子胤?i,否则,哪有这么多的巧合? 我们从帐殿夜警往下捋,果然就发现清朝的康熙朝的皇帝和太子,和曹雪芹他自己家族的祖父一辈、父亲一辈,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而到他写《红楼梦》的时候,他就把他从他的祖辈、父辈那儿所得到的一些信息,很巧妙地写进了他自己的书稿里面。

我想这个结论应该是成立的。

有人可能要问了,说你说这些倒也还可以接受,只不过我们都知道后来康熙不就死了吗?结果太子不是也没有能够接班吗?下面我还会讲到,太子后来第二次又被废了。

太子第一次被废掉过了半年,不是又复位了吗?但是三年以后,他又被废掉了,再次被废掉了,你想这是多大的波折啊!康熙他把太子第二次废掉之后,就发誓不再公开地来立太子,也就是说不再公开地建储,他很显然是采取了一个秘密建储的计划。

也就是说他从公开地指定太子建立皇权的储位,改变为了用秘密建储的方式来完成权力过渡,就是我看重了某一个阿哥,我重点培养他,但是我不露声色,我不马上告诉他,你就是太子了,因为这样他就容易骄横,容易产生其他的不好的心思。

我信任他,但是我又控制他。

后来,多数人都认为他所看好的是十四阿哥,就是他的第十四个儿子。

这第十四个儿子很有趣,他和四阿哥,就是后来成为雍正皇帝的那个哥哥是同母所生,他们两个是亲兄弟,就是他们既同父,又同母,是这样的亲兄弟。

康熙信任十四阿哥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让十四阿哥当抚远大将军,去西征,给他以重兵,由他指挥。

这个十四阿哥也很争气,在任抚远大将军过程当中收复了西藏,消灭了很多叛变的部族,使得清朝的政权更加巩固。

康熙晚年非常喜欢十四阿哥,看起来他也确实想把他的皇位移交给这个儿子。

可是他又病了,他没觉得自己这次可能到了生命的终点了,他觉得自己可能还能好,所以他就没有及时地把他所看重的十四阿哥从西北调回北京。

当然如果真是下令调回的话,那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大家知道当时的交通工具哪有现在这么发达啊?当时就是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拿着马鞭,不断换马,一站站抽着马跑,也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到京城。

他没来得及把他心爱的十四阿哥叫回来,他就忽然不行了,这次就病大发了,就弥留了,生命垂危了。

在这个状况下,其他的阿哥也都不知道确切消息,就知道父王病了,究竟病得怎么样,是不是很重,不清楚,但是有一个阿哥知晓康熙的病情,这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胤?G,也就是十四阿哥的同父同母的哥哥。

他为什么能知道呢?平时这个四阿哥一副谦和的样子。

在太子二废之后,好几个阿哥都想谋求自己被立为太子,比如说八阿哥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叫胤?T。

胤?T就曾经起过坏心,想谋求太子的地位,康熙是提高警惕的,康熙曾经痛斥过八阿哥,没让他得逞。

但有的阿哥还是蠢蠢欲动,或者联合起来,或者共同拥戴一个,都希望通过皇权继承谋取好处。

四阿哥平常显得很谦和,给人造成错觉,仿佛他从来不管这些事,再说他年纪也大了,他是老四,康熙晚年,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他很早就在他的王府里面养喇嘛,现在北京有一处极有名的名胜,叫什么?叫雍和宫,就是由他的王府改造而成的,为什么改造成为一个喇嘛庙呢?就是因为他信奉喇嘛教,他在他的王府里面养喇嘛,搞佛堂,这样就使大家觉得他是一个不必跟他去计较的人,就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万没想到,在康熙弥留的时候,掌握康熙病情真相的惟一的一个皇子,就是这个四阿哥。

他何以能够掌握康熙的情况呢?他把当时的步兵统领叫隆科多的给笼络住了,这个人很重要,这个人就等于是禁卫军的头目,懂了吗?皇帝得需要有人保卫啊,保卫皇帝的人得是一些军事人员,军事人员得有他们的首领,这个首领就是隆科多,因此隆科多就掌握了整个康熙帝的情况。

当时康熙病得不行的时候不是在紫禁城里面,而是在西郊的圆明园。

隆科多就等于把康熙控制了起来,据说隆科多当时也有所考虑,在这个情况下,我应该投靠哪一个阿哥呢?投靠了哪一个对我最有利呢?十四阿哥?十四阿哥远在西北,再说隆科多原来跟他的关系也不好,其他的阿哥里,他想来想去,跟他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四阿哥,所以他就单独把康熙病得不行了,要死了的消息告诉了四阿哥。

因此据史书记载,虽然这个历史记载后来雍正继位之后他是进行过一番修理的,即便这样也仍然留下了痕迹,就记载下了四阿哥他一天之内好几次进入圆明园,而且能够直接逼近到皇父的病榻前,所谓探视皇父,这比那个帐殿夜警,从帐篷裂缝向内里窥视,不是更可怕吗?康熙那么弥留的时候,一睁眼,一张大脸就在眼前晃,还不是说挺老远,在帐篷裂缝外头,窗户外头,这真是挺恐怖的。

最后康熙就死掉了,死掉以后就有两个权臣:一个是隆科多,还有一个是年羹尧,他们两个做主,宣布说康熙帝临死的时候留下的遗嘱就是四阿哥特别好,四阿哥特别像我本人,应该把皇位传给他,这样雍正就登上宝座了。

据说雍正登基的时候,还表现出一副非常不情愿的样子,好像还苦苦哀求,说别让我当了,似乎他确实没有权力欲望。

但是一旦坐定了宝座,龙袍一旦穿到了身上,脸就往下一垮,那就不客气了,我就是皇帝。

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封官爵,大封爵位,把兄弟们,把一些功臣全都予以加封,他没有贬任何一个人。

当然他同时就通知他的弟弟十四阿哥,让他火速赶回北京,因为父王去世了,我继位了,你要赶快回京城。

当时出现这样一个事态,这个事态对曹家打击是非常之大的。

因为在当时,在所交往的这些康熙的儿子当中,曹家和许多的阿哥关系都比较密切;当然和太子那一支是最密切的,和其他的有的也很密切,比如像与八阿哥、九阿哥都很密切,和十四阿哥也非常要好,但是偏偏和四阿哥关系比较疏远,没什么大关系。

因此在康熙死了之后,曹家就面临一个灭顶之灾。

当然,当时曹家无非是一个江宁织造,在雍正眼里面小菜一碟,因为他要对付的政敌太多了,是吧?他要对付哪些人呢?一个就是对付不服气的兄弟们,首先不服气的就是跟他同母的那个十四阿哥。

据说十四阿哥回到京城以后,根本不给他下跪,心说,怎么回事啊?我这好好地回来,你就当了皇帝了,要我给你行君臣之礼,天下哪有这等事,就很桀骜不驯。

十四阿哥不服,他的母亲,他们两个的母亲,也喜欢那个小儿子,并不喜欢雍正,所以雍正当了皇帝以后,马上就要给他的母亲移宫,因为她原来无非是康熙的一个侧室,现在就要把她尊为皇太后,就要移到皇太后住的专门的宫殿里面去,他的母亲是坚决不移,等于也是对雍正不满意,向着这个弟弟。

所以当时虽然雍正登上了宝座,情况依然很复杂,再加上八阿哥、九阿哥结成联盟,共同对付他,这两个人也是使尽了招数,要颠覆他的皇位。

大家知道,后来雍正就把这个八阿哥、九阿哥往死了治,把他们圈禁起来治罪,革掉他们的爵位,甚至把他们革出了皇族,就是从宗族里面予以驱逐,再后来简直就宣布他们不是人了,给他们两个各取了一个怪名字,一个叫阿其那,一个叫塞思黑。

民间很多传说,说八阿哥被叫做阿其那,就是狗的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三界解忧大师

纪晗一觉醒来,感觉谁都欠他的 应该是有什么原因,但他想不起来 于是他开了间解忧铺,打人打鬼打神,日天日地日三界 凡人来求,贡献一缕记忆便可 鬼神来求,那就要付很多很多的酬金 微府老大:天帝,纪晗乱收费,不给就打 天帝:给吧给吧,不够的话来天上打欠条 白无常:阎王殿下,纪晗看上你最喜欢的赤名岩了 阎王:给给给,只要让他走,要什么都给 阎王:纪晗这人奸诈贪婪,你就不觉得他有点什么? 绍原沉思片/

位面掮客/国家帮我做任务

赵奈安被位面中间商系统绑定,系统规定定期要接一个任务。 任务一:到原始世界拿到卷须部落的祭祀圣石 任务结束,狼狈回来的赵奈安嘤嘤嘤哭倒在亲哥的怀里,死都不想再接什么任务。 系统什么的谁爱要给谁,然而已绑定无法解绑。 赵奈安:嘤嘤嘤嘤嘤嘤 赵奈今:安安别怕,咱们可以向国家求助啊。 1.本故事和现实生活完全没有关联,纯属虚构。 2.佛系写文,娱乐为主。 一句话简介:国家帮我做任务,努力活下去 /

女配逆袭的99种路线

她问,不当女配可以吗? 系统说,【不可以,因为这是女配逆袭系统。】 方云大怒,男主、女主,个个自带金手指,我啥都木有!逆袭什么啊逆袭! 系统娇羞地表示,【你有我啊】 方云继续怒,你有啥用啊!啥忙也帮不上! 系统立刻回答,【我有温馨小提示哦。】 无奈的方云破罐子破摔地表示,我是女配又怎样!我就要用一腔热血斗败你们这些金手指! /

如何成为白月光[快穿]

白檀,一个被扔在阳光福利院的孤儿,因脖颈处带了块檀香木,遂得了这个名字。 机缘巧合之下,一个名为成为白月光的系统找到白檀,致力于把他培养成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诗词歌赋无所不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才华,更有颜值,铭刻在主角灵魂深处的白月光。 白檀兴奋:那可真是棒棒哒。 从此以后,一人一系统游走在各个世界,所向披靡,一不小心,撩了不该撩的人 白檀: /

师姐她画风清奇

虚假的反派:杀人放火谋害主角 真正的反派:热爱核平是主角的好师姐 再具体点,用两个字概括言曦 言曦看着自己身前的三个分属于三本龙傲天小说的男主们,三个人在她这里的名字:万剑穿心,碎尸万段,魂飞魄散。 嗯,自己未来死的很惨 言曦:不如我先下手为强? 某筋脉尽断的前天才:我会被侮辱,会被打骂,但是我要忍莫欺少年穷? 被下毒虐待的小可怜:果然根本没有人会在意我的死活 被迫入魔的废人:我如今这样,/

逢青

赵逢青跟江琎的那一晚,有悲也有喜。 悲的是,她的纯贞没了。 喜的是,她也可以讲一个谁年轻时没爱过个把人渣的故事。 这是一个小太妹和尖子生的故事。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