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拓书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章 狂飙突进(1/5)

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一批年轻人浴血奋斗,国民党的一批年轻人也是在拼命奋斗,共产国际的一批年轻人也在奋斗。

这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

列宁去世的时候不到54岁。

斯大林42岁当上总书记。

蒋介石39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李大钊就义时还不到38岁。

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

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

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

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

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43.蒋介石的救命恩人陈赓为何弃蒋而去 陈赓是黄埔一期毕业的。

当时有“黄埔三杰”之说,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

陈赓在黄埔毕业后一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

因为陈赓在东征作战中战绩卓著,担任连长的时候就攻无不克。

当时蒋介石把陈赓这个连调为总司令部的警卫连,陈赓担任连长。

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期间,有一次第三师和广东军阀林虎的队伍相遇,在华阳附近被围,情况危急。

蒋介石命连长陈赓去传令:不许撤退。

几个月前蒋介石与廖仲恺曾共同签署连坐法令,规定“如一班同退,只杀班长。

一排同退,只杀排长。

一连同退,只杀连长。

一营同退,只杀营长。

一团同退,只杀团长。

一师同退,只杀师长”。

但第三师在敌人压迫下已处于全线动摇之中,连想杀的人都找不着。

兵败如山倒之时,蒋还站在那里大声叫喊,陈赓见状上去背起蒋就跑,一直跑至河边上船摆渡过了河,方才脱险。

蒋后来感慨道:“幸仗总理在天之灵,出奇制胜,转危为安。

”话虽这么说,却也知道是陈赓实实在在救了他一命。

但陈赓从内心看不起蒋,为什么看不起蒋呢? 1949年退到台湾的一位国民党军人——一位退役后的老将领——曾经给陈赓的家里来了一封信,他说,我的老班长当年就看不起蒋,就嫌蒋介石在作战指挥间隙打开收音机听上海的股市,认为蒋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当年的陈赓是一门心思革命,进入黄埔军校。

进入军校就是革命,就是解放,就是救亡。

但当他看见蒋校长在一边指挥作战,一边听上海的股市时,就知道蒋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不是他要跟的人,所以最后弃蒋而去。

陈赓离蒋而去时编了一个什么理由?就像我们惯常的理由一样,老母病重,需要照顾。

蒋微微一笑,批准了陈赓离开。

实际上蒋也知道陈赓要离开了,要走了,但是蒋没拦陈赓,知道拦也拦不住,陈赓就这样走了。

据陈赓后来回忆,以蒋介石那么聪明的脑瓜子,我编这个理由,他是不相信的,是骗不住他的。

1931年陈赓在鄂豫皖苏区作战,身负重伤,鄂豫皖苏区没有办法治好他的伤,只好把他秘密转移到上海,在一个跟我们党有关系的医院里治疗。

可是非常不巧,也非常倒霉,正好赶上了顾顺章叛变,顾顺章把陈赓给指认了,陈赓在上海被捕。

蒋介石一听说把陈赓抓了,大喜过望,下令给陈赓好好治伤,另外把他劝过来,不要跟着共产党干了,陈赓丝毫不为所动。

一天,蒋身边的人兴奋地跟陈赓说,校长要来看你。

陈赓坚持不见。

来人说,委员长已经走到门口了,你不见也得见。

蒋介石进来后,陈赓在病房里抓起一张报纸挡住脸。

蒋介石见陈赓有意挡住脸不想见他,便走到陈赓的右面,陈赓把报纸移到右边,蒋介石又走到陈赓的左边,陈赓又转过来把报纸移到左边。

蒋明白了,陈赓不想见他。

蒋只有离开,跟身边人说了一句,好好给他治伤。

陈赓最终能从上海脱逃,今天,我们比较公正地审视那段历史,可以看见,是蒋介石放了陈赓一马。

如果蒋介石不放陈赓,陈赓是无法脱逃的。

蒋介石杀共产党人无数,连与蒋长期共事,先后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的邓演达,本不是共产党人,只是什么“第三党”,且还有陈诚在一边说情也不能幸免,坚决杀掉。

如此腾腾杀气,对被捕的共产党人来说,他的电报就是斩立决,唯独放了陈赓,为什么? 当然,一个原因是陈赓当年救过他的命,蒋还是念这个旧情的;第二就是陈赓不仅在共产党军队中影响很大,他在黄埔一期,包括二期、三期的学员中,也具有重大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是不得不顾忌的,如果他把陈赓杀了,他在整个黄埔系中的威望都要受影响。

我们从这些历史来看,比较起徐海东与毛泽东的素未谋面,坚决服从,陈赓和蒋介石则相互熟悉,陈对蒋有救命之恩,蒋对陈又是如此欣赏,如此想提拔,如此想重用,可是陈赓因心中之共产主义信仰仍弃蒋而去。

中国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这么多的就为胸中主义和心中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的有志之士。

这批人,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主义、只为信仰便可用一生去奋斗。

44.陈昌浩如何从一名留苏学生成长为一代将领 陈昌浩这个人的经历也是在革命战争年代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

他是留苏的,曾经与王明关系很近。

当时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陈昌浩是其中之一,他是苏联中山大学王明这一派的,回国以后就进入了鄂豫皖苏区。

陈昌浩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但是这个知识分子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他融入根据地特别快,能和根据地的很多农民出身的将领迅速打成一片,身上没有一点儿知识分子的架子。

而且陈昌浩还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能迅速进入军事指挥。

像博古、张闻天、王稼祥,基本上终生没有太多涉及军事指挥,而陈昌浩不但能进入军事指挥,而且无师自通地迅速在军事指挥方面变成一个红四方面军的杰出指挥员。

陈昌浩在军事指挥中表现出了很大的悟性,所以他在红四方面军担任总政委这一角色。

这个政委的角色跟今天不太一样,政委比总指挥还具有最后决定权。

他迅速进入指挥者角色以后,在四方面军反“围剿”的作战中指挥了很多次战斗,而且打得都不错。

所以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人在四方面军工农出身的将领中具有了相当的威望。

1934年,红四方面军攻打红安前,缴获了国民党一架高级教练飞机,这是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被命名为“列宁号”。

这个“列宁号”也参加了战斗,这个战斗很有意思,也是工农红军进行的第一次空战。

红四方面军攻打红安,敌人做梦也没想到红军也会有飞机。

当时红军缴获了飞机,而且把国民党的飞行员也俘虏了。

这个国民党飞行员叫龙文光。

龙文光是四川人,经过红四方面军的教育,他表示愿意为红军服务,开飞机轰炸敌人的阵地。

其实当时大家都没有把握,飞机让龙文光开走,他开上天了谁能指挥他?他开跑了不回来了怎么办?必须得有人上飞机监视他。

谁去监视? 27岁的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亲自出马,飞行员在前舱,陈昌浩拿把手枪在后舱监视。

飞机飞到了红安上空,通过表情看,飞行员还是很可靠的,坐在后舱的陈昌浩就往下扔传单,又从座舱里一枚一枚地朝敌人阵地上扔手榴弹。

这就是陈昌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果敢与勇猛——一线指挥员身先士卒,亲自上飞机,监视飞行员开飞机,再自已往下扔手榴弹,今天来看,都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陈昌浩后面又犯有错误,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忠勇的将士,这个人一心一意为了中国革命,毫无怨言。

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45.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为何由年轻人创造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一个热血澎湃的时代,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一批年轻人浴血奋斗,国民党的一批年轻人也是在拼命奋斗,共产国际的一批年轻人也在奋斗。

列宁1924年去世,去世的时候不到54岁。

斯大林42岁当上总书记,蒋介石39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从今天来讲就是年轻的。

可蒋介石觉得不行,他觉得总理对他任用得太晚了。

这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北大教授李大钊1927年就义,那时他还不到38岁。

因为李大钊同志留着胡子,我们有些电视片把李大钊拍得老态龙钟,好像李大钊同志是五六十岁的样子,实际上他还不到38岁。

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共产国际的代表米夫25岁在共产国际提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当然米夫后来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是米夫在共产国际首先提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个观点,后来在中国革命中被广泛地加以应用。

而且米夫指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

米夫后来虽然欣赏并支持了王明,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是他最早认识到了这一点,贡献也是相当大的,而提出这一点的时候,他才25岁。

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

中国共产党1921年在上海诞生,我们说上海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发源地。

那么日本法西斯主义的诞生地实际上也是在上海。

1906年,日本法西斯鼻祖北一辉在上海,清水加米饭,炮制了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国体论及纯正社会主义》,这年他才23岁。

到了1919年,他返回日本的时候,这套理论已经完全成熟,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当时各种力量中都聚集着一批年轻人。

今天的国歌作曲者聂耳,他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时候,还不到23岁。

今天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从孩子到白发苍苍的老者,当国歌响起的时候,都要站立倾听,感受当时一个年轻人对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危机与苦难中迸发出来的辉煌的精神。

写《革命军》的邹容20岁就去世了。

《革命军》什么时候写的?邹容18岁的时候写的。

邹容的《革命军》打动了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毛泽东,毛泽东看了邹容的《革命军》夜不能寐;另外一个是蒋介石,蒋介石也是一样,看了邹容的《革命军》夜不能寐。

陈天华去世时是30岁。

那是一个充满了热血的时代,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时代,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

那是一个对我们的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时代,那个时代中华民族是跌宕的激流,不像今天是宽阔的、平稳的缓流。

当然在激流中我们讲也是泥沙俱下,有年纪轻轻干革命,也有年纪轻轻就反革命,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46.首个入党的黄埔学生为何要首个退党 在著名的黄埔军校,有两个年轻人,都是早期的共产党员,最后都脱了党。

一位是国民党第十师师长李默庵,另外一位是国民党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

李默庵,黄埔一期毕业,毕业后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

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黄埔一期毕业,也是毕业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两人的入党时间都在1925年,都与黄埔一期中大名鼎鼎的共产党人陈赓关系极深。

李默庵19岁被陈赓带到广州陆军讲武学校。

后来陈赓从该校转入了黄埔,李默庵也跟着转入黄埔。

宋希濂与陈赓是湖南湘乡同乡,17岁入黄埔军校,18岁由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默庵是湖南长沙县人,出身穷苦,从小帮助父母卖柴、养猪,眼见穷人逃荒避难、颠沛流离,国家内战外患、水深火热,青年时就深受共产党理论的吸引。

进入黄埔军校后,他便与很多共产党人发生密切联系。

共产党员李之龙、蒋先云都给他很大影响,使他很快成为“青年军人联合会”的积极分子。

李默庵军校毕业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与校政治部主任、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也相当熟。

留军校政治部工作期间,他几乎每天晚10点都要到包惠僧宿舍参加碰头会。

第二次东征时,作为第一军第六十团党代表,他又与团长叶剑英相处甚好。

宋希濂与李默庵比较起来,家境就较为宽裕,不似李默庵自幼为柴米奔忙。

宋希濂中学期间恰逢五四运动,他与同学曾三合作创办《雷声》墙报,撰写声讨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祸国殃民的文章。

湖南军阀赵恒惕杀害工人运动领袖黄爱、庞人铨,宋希濂立即在《雷声》撰文,猛烈抨击当局。

这两个人又都在“三二〇中山舰事件”后,退出了共产党。

李默庵退党最初起因于谈恋爱。

他与黄埔女生队的一学生相好,经常借故不参加党组织的会议。

当时他所在支部的支部书记、黄埔一期生许继慎狠批了他一顿,说:“你就为了会女朋友不参加会议。

”从此许继慎不通知他开会。

李默庵也心存芥蒂,你不通知,我就不来了。

就这样,李默庵在无形中脱离了党组织。

这很显然是李默庵找的借口。

即便许继慎继续通知他参加活动,他对共产党所组织的活动也没有兴趣了。

共产党动辄强调流血牺牲,此时李默庵已从黄埔一期毕业了,从总的趋势来看,他感觉到了一种能够当官,能够发财,能够光宗耀祖的可能。

作为第一期的高才生,他对在校长蒋介石麾下干一番事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李默庵在黄埔一期自我感觉甚好,黄埔一期中有“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之说,他自己则添上一句“能文能武是李默庵”。

当然,作为黄埔一期的高才生,李默庵的学习成绩、实践考核肯定都是不错的,蒋介石很欣赏他。

他觉得在蒋校长的麾下,干一番大事,这是更有价值的;跟着共产党干,共产党动辄流血牺牲,有点儿受不了。

1926年爆发“三二〇中山舰事件”。

蒋介石要求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要么退出国民党和第一军,要么退出共产党。

当时已经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250余人退出了国民党和第一军,只有39人退出共产党。

这39人中,第一个发表退党声明的,就是李默庵。

初入黄埔时,见到广州一些腐败现象,他还气愤地发誓:“不当官,要革命。

”现在正式加入国民党行列,他已经不想革命,而要当官了。

出于对共产党人的了解,在和红军的作战中,他基本上没有吃过大亏。

还是老同学陈赓给了他一个深刻教训。

1932年6月对鄂豫皖苏区“围剿”期间,李默庵的第十师作为中路军第六纵队的前锋,向红军根据地核心黄安进击。

8月13日在红秀驿附近,突然遭到陈赓、王宏坤、倪志亮三个师夹击,其前卫三十旅陷入红军包围,战斗异常激烈。

为使三十旅免遭被歼,第六纵队司令卫立煌亲临前线督战,到李默庵师部指挥,李默庵则移至最前沿。

战斗最激烈时刻红军冲到离师部仅500米处,卫立煌的特务连都投入了战斗,才保住师部。

李默庵师死伤1500人以上,而且与卫立煌险些当了红军的俘虏。

从此李默庵与红军作战更加谨慎。

第五次“围剿”中,李默庵率部进至泰宁县建宁间的梅口附近时,被红军主力重重包围。

他将全师两个旅四个团近1万人龟缩一处,再集中数百挺轻重机枪死守一狭小阵地。

战斗于黄昏发起,激战通宵,尽管红军四面围攻,李默庵阵地也无一被突破。

次日天明,红军撤围而去,李部虽有损失,但总算避免了被歼厄运。

在红军长征之后,宋希濂的三十六师加入了李默庵的队伍,共同占领了红色首都瑞金。

这是我们讲的嬗变,红色首都瑞金,是被两位前共产党员带领的国民党军队占领的。

一直到1949年,李默庵在香港与44名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通电起义。

不久,北京电邀起义人员北上进京。

李默庵没有去。

他感觉到了眼前宽阔奔腾的历史洪流,却藏下胸中千曲百折的难言之隐。

他亲率国民党军队占领红都瑞金,如今又要去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个中滋味,实在难平。

台湾他也去不成,在香港就遭到蒋介石的通缉。

1950年11月,他举家移居南美的阿根廷。

1964年秋,又移居美国。

晚年时,李默庵参加黄埔军校同学会又回来了。

47.宋希濂倒行逆施的一生 宋希濂参加共产党时,在党内的活动还不像李默庵那么活跃;退出共产党时,也不像李默庵那样绝情。

他在“中山舰事件”后说,“在当今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革命政党,目标是一致的。

由于军队方面要求军官不要跨党,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我打算不再跨党”,又说“我可以保证,决不会做有损于国共合作的事”! 蒋介石命令办过《雷声》墙报的宋希濂做的事情,他一件也没有少做。

这位发誓不做有损国共合作的事的宋希濂,拖到1933年8月,才参加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

一旦参加,就作战凶猛。

他率部驻扎抚州,兼该城警备司令。

3个月后,与奔袭敌后的彭德怀红三军团和寻淮洲红七军团在浒湾相遇。

当时蒋介石正在抚州。

宋希濂率三十六师与其他几个师拼死作战,给红三军团和红七军团造成很大伤亡。

之后宋希濂参加平定“闽变”。

第一次战斗便一举攻克天险九峰山,使驻守延平的十九路军部队不得不开城投降。

蒋介石亲自写一封信空投给他:“三十六师已攻占九峰山,使余喜出望外。

”原来蒋介石只让三十六师担任牵制对方兵力的助攻,连火炮支援也没有分配给他们,没有想到助攻部队竟然打下了天险主峰。

当晚蒋介石通电全国军队,表扬宋希濂的三十六师“于讨伐叛乱战斗中首建奇功”。

宋希濂占领瑞金之后,还干了一件很大的事。

瑞金失陷三个半月后,前中国共产党主要负责人瞿秋白落到了宋希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真千金的公主聊天群

凌霄穿成了书里的配角真千金。 假千金认回了比他们家有钱一百倍的豪门,成为两家团宠。 而真千金是乡下来的又黑又柴可怜兮兮的土包子。 未婚夫:就算是我高攀不起明珍,也不会看你一眼! 父母:你多跟明珍学着点,她什么都比你强,愿意教你是你的福气。 假千金含笑答应:我一定好好教凌霄。 然后开始教身无分文的她怎么花一万块。 凌霄下意识看了一眼。 滴 【山阴公主已上线】 【太平公主已上线】 【平阳公主已/

重生1999:开局被清冷校花揍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哥谭梦游记[综英美]

久作,代号Q,13岁,异能是[脑髓地狱],是即使在异能当中也最被忌讳的精神操控的异能,被称为【活灾难】,因此终日被关在港口mafia的地牢不见天日。 [嗡嗡嗡] 在睡梦中听见了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再一睁开眼,他发现自己坐在一辆黑漆漆的车里,而身旁的开车的人,是一只大蝙蝠? 啊咧,是梦吗?但是,这里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怀抱着人偶的少年露出一个崩坏的笑容,眼中的星星闪烁,[既然是在梦里,那就让我/

反派沉迷我的毛茸茸

周羽棠穿成了一只满身杂毛灰了吧唧的鸟。 他的生命值只剩七天,必须尽快找到主人结契。 周羽棠:还用说么,当然是找主角啊! 主角:乌鸦?滚粗。 宗门仙长:此物不详,拿走拿走。 路人们:这小东西灵力低微,实在没什么用。 周羽棠:很好! 他找到角落里独自站立的少年,飞过去,用他焦炭的小脑袋瓜亲昵的蹭了蹭少年的脸。 确认过眼神,是一起干大事的人! * 师门考核,蛮荒巨妖吓哭了。 外出任务,九尾灵狐吓/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徐清麦在一场车祸后,发现自己莫名穿越到了大唐。 可气的是,和她一起穿越的还有她那看上去人模人样实际狗得很的前男友周自衡。 更可气的是,他们还穿成了夫妻! 而最可气的是,周自衡穿成了农官小吏,而她作为一名外科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则穿成了他那柔弱不能自理只能困在后院的家庭主妇。 徐清麦暴躁了,这世界毁灭吧! 等等为什么会有婴儿的哭声? 两人对着原身那尚在襁褓之中,哭得震天响的小婴儿,只能面面相觑/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众所皆知,A医大附属济华医院妇产科有两位王不见王的副主任医师。 江叙和沈方煜从大一入学到博士毕业再到规培评职称,简直拼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堪称你不卷死我,我就卷死你,你考九十六,我考九十七。 卷到最后,居然连看上的姑娘的都是同一个。 谁能想到,没等两个人斗出个结果,心上人直接挽着同性女友的手,在他俩面前笑吟吟地出了个柜。 白白针锋相对了三个月的俩直男三观尽碎,同仇敌忾地一顿苦酒入喉,稀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