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整整十年,朱元璋一直没闲着。
平定四边、改革官制、安定民生、恢复生产,天下有堆积如山的事情等着处理。
洪武皇帝在百忙之中,还抽出空来搞了空印案和胡惟庸案两次大清洗,日子过得相当充实。
一转眼到了洪武十四年,算算日子,十年了,差不多到户帖第一次更新的时候了。
朱元璋没打算做简单的数据更新。
他想要的,是一次系统的全面升级。
在朱元璋的规划里,户帖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他不只希望天下变得透明,还希望天下任何一处地方都能触手可及。
朱元璋的理想,是达成一种对社会细致而全面的控制,让统治者的意志,可以直接贯彻到大明最基本的户籍单位——户。
这个不独是朱元璋的理想,对任何一个中央政府来说,最美好的状态,是每一道指令都能顺畅地传达给每一个具体的人,百分之百地上行下效,如臂使指。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国家机器想达到这个境界太难了。
大秦帝国尝试过一次。
秦的基层组织,每三十户设一位里典、一位伍老;乡一级有啬夫、三老、游徼。
这些人都属于政府公务员,负责治安、征税、司法等庶务。
上一级的县令或县长对他们有任免、奖惩、指导工作的权力。
在这个结构之下,朝廷的意志可以从中央贯通到最低的里一级。
可是当时没有纸,更没有电话和电报。
中央政府想要掌控每一处基层,需要投入大量资源。
别的不说,秦始皇每天要批阅一百二十斤奏章,可想而知全国工作量有多少。
这种基层结构的成本太高,可秦廷又不愿放松管束。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法律再细密些、再严苛些,指望民众畏法谨行,老实不生事,以此减少管理负担。
可是,实际效果恰好相反:律法越严,管理起来就越麻烦,基层就越容易出问题;而基层问题一多,官府不得不强化惩戒,反而让成本越来越高。
一来二去,形成恶性循环,直到结构不堪负荷。
秦代灭亡的原因有很多,这个无视管理成本、希望彻底掌控基层的轴劲,也算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吧。
后来刘邦就学乖了。
西汉虽然上继秦制,但法律上“约法省禁,蠲削烦苛”,同时在基层官员的选拔上懂得妥协,把很多权力让渡给地方上的大族。
汉代的地方豪右、强宗之所以那么强大,本质上,是中央与地方在管理上达成微妙平衡的结果。
【注释】 约法省禁,蠲削烦苛:汉初吸取秦亡于严刑苛法的教训,立法思想转变为法令要简约,刑罚要宽疏!对一些定罪、刑罚有所减缓,废除了秦律中某些不合时宜的条文。
此后历代王朝都吸取了这个教训。
中央政权为了减少管理成本,行政力量一般只延伸到县一级。
再往下,官府只控制地方上的财税、军权和意识形态解读权等大节,把一部分琐碎的事务管理权——比如小规模的司法、治安、公共工程、社会福利等——交给地方上自决。
谁来自决呢?自然是当地的乡绅、豪强以及宗族等等。
比如你跟你弟弟要分家产,先不用去衙门,由本家族长主持公道;谁家闺女私奔了,不用惊动县官,由本村德高望重的缙绅决定惩治手段;闹了小偷强盗,暂时不必请官兵围剿,十里八乡自结义勇,巡逻捉拿;修桥、兴学、义庄之类的公共事业,也不用朝廷特别拨款,当地乡宦富户捐几轮钱就凑够了;赶上规模不大的灾荒,地方上也可以自行赈济。
甚至像征收赋税这种大事,官府有时候都可以外包给包税人,自己坐等收钱。
比如宋代有买扑之法,规定凡税收千贯以下的小集市,官府只向包税大商人收一笔定额税,至于商人再从集市里征税多少,官府不再监管——所谓“许人认定年额买扑,更不差官监管”。
到了元代,包税之风更是盛行。
有句俗话,叫“皇权不下县”。
很多人将其误读为皇权管不到基层,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权管不过来基层。
这个话题,不能简单以“下县”或者“不下县”一概而论。
它并非一个“是否”问题,而是个程度问题,探讨的是政府给地方自治让渡了多少管理权,有的朝代多点,有的朝代少点,历朝历代程度均有所不同,从来不存在百分之百下县的皇权,也不存在一点都下不去的皇权。
这种让渡管理可以保证统治效率,但也会产生一个问题——让地方坐大,形成和皇权对抗的利益集团。
他们会为了自身利益,对中央朝廷的指令进行过滤,对自己有好处的,加码执行,对自己不利的,蓄意扭曲或者对抗。
在明初那会儿,这个问题格外严重。
元代粗放型管理持续了一百多年,地方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小圈子。
中央政令下发到地方,执行难度很高。
朱元璋曾经发狠,强行把一大批浙西富户迁入京城,算是一力破十会。
但这种手段只能偶一为之,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这么硬干。
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制度。
十年之前,户帖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局面。
但出于种种客观原因,朱元璋做了很多妥协和折中,他觉得很不痛快。
经过整整十年的磨合和实践,朱元璋觉得可以按自己的理想,放手来玩一回大的了。
在和户部尚书范敏等人商议过后,朱元璋决定对基层组织下一次狠手。
他给这一次改革设置了两个目标: 第一、击破横亘在朝廷和基层之间的利益集团,提高对基层的掌控力; 第二、避免高昂的管理成本。
这两个目标看起来背道而驰,怎么可能同时完成?朱元璋是不是想得太美了? 面对质疑,他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把目光投向江南一处叫湖州的地方。
原来早在户帖制推行的洪武三年,朝廷便已经在湖州府悄悄搞了一个平行的试点工程,叫作小黄册。
这个小黄册试点工程,和户帖制的内容截然不同。
小黄册的基本行政单位,叫作“图”。
一图之内,一共有一百户人家。
每十户人家编成一甲,从中选出一户甲首来管理,一百户人家正好十个甲首。
再设置一位里长,为一图最高长官,负责掌管这十个甲首,直接向县级衙门汇报,不过不算政府编制。
接下来,就到了规则的关键部分。
无论“甲首”还是“里长”,不是由上级全权指派,也不是由基层民主选出。
这两个职位的选拔方式,居然是轮换制。
首先这一百户人家按照丁粮多寡,排出一个次序。
前十名的富户,按照排位轮流担任“里长”一职,每户任期一年,十年为一轮。
第十一名到二十名的十户,则担任甲首,每户分管九户人家——这九户人家里也包括不当值的里长候选户,他们的任期也是一年。
到期后,由甲内人家进行轮换,十年一轮。
也就是说,以十年为周期,一图之内的每一户人家,一定会有一年担任甲首,也有机会担任一次里长。
这一百户人家,统一编入一册户籍档案,叫作“小黄本”……啊,不对,“小黄册”。
这个制度,就叫作“里甲制”。
每一年催办税粮军需时,县里把命令下发至当值里长,然后当值里长会召集十个当值甲首,让他们各自回去督促手下十户(包括自家)交税。
严格来说,十个甲首能管辖到的,只是九十九户,因为始终有一户在担任里长。
你轮值到里长这个职位时,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赋税,反而要承担额外的管理责任,如果管户交不起,你还得替他们把缺额补上。
为什么要按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假如你重生了,最想做什么? 高明程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比较好! 年轻貌美的老婆,那就绝不能被艰苦的生活给磨去了颜色。 沉默内向的大儿子,打小就得好好培养。 至于走上邪路的小儿子,嘿嘿,教你做人套餐已上线,套餐包括: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头破血流。 至于钱嘛 我对钱不感兴趣,上辈子赚够了,这辈子只想小富即安,悠哉过好小日子! /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凌霄穿成了书里的配角真千金。 假千金认回了比他们家有钱一百倍的豪门,成为两家团宠。 而真千金是乡下来的又黑又柴可怜兮兮的土包子。 未婚夫:就算是我高攀不起明珍,也不会看你一眼! 父母:你多跟明珍学着点,她什么都比你强,愿意教你是你的福气。 假千金含笑答应:我一定好好教凌霄。 然后开始教身无分文的她怎么花一万块。 凌霄下意识看了一眼。 滴 【山阴公主已上线】 【太平公主已上线】 【平阳公主已/
久作,代号Q,13岁,异能是[脑髓地狱],是即使在异能当中也最被忌讳的精神操控的异能,被称为【活灾难】,因此终日被关在港口mafia的地牢不见天日。 [嗡嗡嗡] 在睡梦中听见了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再一睁开眼,他发现自己坐在一辆黑漆漆的车里,而身旁的开车的人,是一只大蝙蝠? 啊咧,是梦吗?但是,这里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怀抱着人偶的少年露出一个崩坏的笑容,眼中的星星闪烁,[既然是在梦里,那就让我/
众所皆知,A医大附属济华医院妇产科有两位王不见王的副主任医师。 江叙和沈方煜从大一入学到博士毕业再到规培评职称,简直拼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堪称你不卷死我,我就卷死你,你考九十六,我考九十七。 卷到最后,居然连看上的姑娘的都是同一个。 谁能想到,没等两个人斗出个结果,心上人直接挽着同性女友的手,在他俩面前笑吟吟地出了个柜。 白白针锋相对了三个月的俩直男三观尽碎,同仇敌忾地一顿苦酒入喉,稀里/
我在dc宇宙重生了,有个外挂,挨打就能升级,虽然技能点只能加防御。 大超被约架,似乎没赢过,每次都灰头土脸;蝙蝠侠与人约架,似乎没输过或许可以和大超约一架,把防御加到谁也打不死的钢铁之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