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万骑! 汉武帝是个怎样的皇帝呢,他是个在军事上非常敏感、也非常了解手底下文臣武将优缺点的皇帝。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真是单纯因为他对卫霍在军事上的才能给予优渥待遇吗?但爷爷却认为,这恰恰是汉武帝对出击匈奴的战略调整! 咱们来看看当时匈奴的兵力分布。
匈奴左贤王囤积重兵在汉朝边境东线的上谷、右北平郡,这是匈奴实力非常雄厚的一支精兵,仅次匈奴单于。
而霍去病也要面对西线的云中、陇西等地匈奴单于麾下的主力。
匈奴骑兵来去如风,两边一旦合兵,汉军胜利的希望将会变得渺茫。
为此,汉武帝还命卫青、公孙敖率军进攻东线与西线中间的河西地区,只有拿下河西,切断、孤立东西两部匈奴的联系,再用李广张骞的一万四骑拖住左贤王部,霍去病才能如一支最锋锐的剑打穿匈奴主力! 三个战场必须相互配合,这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大决战,才能够完成! 妹妹,我记得你之前玩游戏,说团队中,既要有能在前头硬抗所有攻击的坦克,又要有能灵活穿插绕后的刺客,因此汉武帝这一仗也是如此安排的:他要让汉朝最锋锐的长剑刺穿西线匈奴王庭,也要用最坚韧不拔的盾阻止东线的匈奴左贤王部来援救! 霍去病是他选中的长剑,卫青镇守中线,李广与张骞便是他认定的坚盾。
因此,这一次霍去病率大军出陇西时,汉军几乎所有精锐骑兵的主力都集中于河西战场,处于东线的李广、张骞部队就是一个牵制、吸引匈奴左贤王兵力的诱饵。
他们要做的本来就不是赢,而是要为霍去病以及卫青、公孙敖的汉军主力争取时间! 他们要做的,就是拖住左贤王,哪怕一天,哪怕两天,哪怕一万四千骑全军覆没。
这样的战术安排,李广身为半生戎马的老将,会不知道、不清楚吗? 他知道的,他与张骞都知道。
为了大汉之安宁,生死又何惧呢? 这样的战术安排己有了咱们后世游击战的影子,可以说很具备战术眼光,但比较可惜的是,公孙敖在河西没能进攻到位,没有真的拿下河西,导致很大比例的匈奴逃窜到了霍去病的主战场,让霍去病承担了非常大的战损比例。
而右北平这头也出了差错,张骞不是行伍出身,打仗不是他的强项,本应该熟悉地形的他居然迷路了!导致他出战以后一直裹足不前、瞻前顾后,行军速度很慢,很快就和李广失去联络,没能按计划抵达战场与李广一同阻击匈奴。
也是因为这一战,张骞因延误军机,之前出使西域有功而得封的博望侯被汉武帝撸掉了,变成了庶民。
】 漠北,堂邑父本来正高兴激动地攥住张骞的手,听到这句话顿时僵住了。
张骞也呆呆地低下了头。
他封侯了……然后他又变成庶民了…… 嘤,他一生真的好坎坷啊! 【匈奴也不傻,发现李广就那么点人,立刻率军切断了李广部后路,形成了包围圈,准备吃掉这支汉军。
就这样,在这一场战役中,李广的四千骑就被十倍于已的左贤王军围困住了。
在这样兵力悬殊的情况之下,李广军被匈奴包围了一重一重又一重,有士卒感到恐惧,李广直接派儿子李敢率几骑冲入匈奴包围圈,再杀回大营以振士气,李广部果然士气大振! 为拖住左贤王,李广与他麾下四千骑汉军一直顽强抵抗、浴血奋战,但李广部与匈奴实在人数悬殊,先拼光了箭、人马都死伤惨重,但他们到最后却还能够维持阵型,没有马了,就抽出长刀,向匈奴再次冲锋! 李广应该也以为自己要死了吧? 但他没有惧怕。
《汉书》记载李广部: “白刃相接、拼死力战!” 最终,李广用四千骑抗了匈奴四万骑两天一夜,终于坚持到张骞率援军到来。
根据《汉书·武帝传》记载,虽以寡敌多,李广的四千兵竟然能够“广杀匈奴三千余人,尽亡其军四千人”!,这可不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吹捧,而是汉朝官方记录。
我们都知道,一个有关战争的“兰彻斯特平方律”:近战时,战争一方的实力与本身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而此时,匈奴骑兵的数量是李广的十倍,按照这个规律,匈奴的战力已经达到李广军的百倍了。
面对这样悬殊的战力,李广与其部下败退了吗?没有。
崩溃了吗?没有。
一个治军不严的将军,一个只知自己勇猛不会治军的将军,相信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而汉武帝将这样一个老将放在这个位置上,是因为对他能力不认可,不愿意给他重兵吗? 爷爷个人认为,恰恰相反。
一是张骞与李广作为九死一生的诱饵,不需要那么多兵力,而张骞比李广爵位高,故而张骞领兵数量更多;二是在元朔二年,汉武帝已经为了这一战提前启用李广,命他代替韩安国任右北平郡太守,李广一到右北平就加强军备与全郡防务,这个与匈奴周旋了半生的老将,好像只要背靠城池就能笼罩那个什么……你们年轻人常说的buff。
左贤王与李广交手好几次,硬是找不到可以下嘴的地方,还常常被李广反打,以至于“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所以啊,其实只要认真查阅史料,就会发现,汉武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重用李广,而李广也不像如今传言中那么无能,只不过为了战胜匈奴,每个人都有他们的时代使命。
当然,迷路这事儿就是能力所限,李广为将的短板所在了,这只怕也是汉武帝后期连坦克也不让他当、不愿意信任他的原因了。
不过汉朝将领除了卫霍,好像大家都迷路过,公孙贺、公孙敖、李广、连张骞这个地理达人也没能幸免。
咱们不得不再次感叹,卫霍真是天才啊!】 好嘛,刘彻这下可明白了先前为什么仙迹总说汉军找不到匈奴了。
他不由无奈地扶住了额头。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不过,也正因为那几年李广等人死死守住了右北平一面的东线,也成功拖住了匈奴左贤王的骑兵,身处西线的卫霍二人主动出击匈奴单于的主场再无后顾之忧,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尽情挥洒他们卓越的军事能力,对匈奴单于发起了全面进攻! 这就是汉武帝极为精明、智慧的“重西轻东”的大战略! 这样的战略可不能用对某个将军的喜好与成败来轻忽断言,一个国家十多年的战争,这些胜利离不开汉武帝高明的战略定位,也离不开诸多将领在背后付出生命的努力,我们不能否认卫霍的闪耀与天幸,却也不能无视他们背后默默守卫国家边疆的李广、韩安国等东线将领。
那么,为何历史上总说李广无功? 因为汉武帝调整了对付匈奴的大战略,却没有调整“计首受功”的封爵制度,这样简单粗暴的传统记功制度是无法衡量韩安国与李广等人在守边上付出的功绩的。
】 汉武朝。
刘彻微微蹙眉:以首级计军功无法衡量守边将领的功绩?那该如何计军功呢? 但李广这成天迷路也不是个事儿啊! 还有张骞,真不是打仗的料子啊! 刘彻心底腹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一帝二后三皇四尊,七绝城末日争辉! 当一切重启,苍穹下,江峰执掌雷霆,仰望星空! /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泼辣小厨娘x神颜公子哥 人家穿越到文工团是舞蹈演员,顾芊穿越过来居然是一名食堂女工。 罢了,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厨子虽然没有跳舞体面,也算是一门手艺。 正好,顾芊穿越前是一名神厨。 持起锅铲就是一顿干! 糙面、野菜、麦麸咸菜饼子都能给你做出朵花儿来。 任何糟糕的食物到了顾芊手里,皆能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美食。 一不小心就从食堂女工升职为主厨,成了文工团人人追捧、不敢得罪的顾神厨! 就在顾芊开/
当幻想侵入现实,当科技与人性碰撞,当世界面临抉择,当毁灭悄然到来 注定要成为救世主的屌丝,那一日用笃定的语气教育世人:历史是人民众创造的,但好歹得先活下来,才能自称是人民众的一员吧? /
黎非凡穿书了,穿成豪门霍家霍二爷包养的金丝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能在大佬身边三年屹立不倒的唯一原因,就是像极了大佬求而不得的白月光。 金丝雀对金主可是真爱,无奈脑子不够使脾气还坏,结果人正主一回来他就被踹了。 黎非凡就不一样了。 金丝雀就要有金丝雀的自觉。 床上狐媚惑主床下温柔小意,没事儿斗斗妖艳贱货,有事儿大佬棒棒绝不出头。 背地里呢。 霍家大爷狼子野心黎非凡私人腰包进账五百万。 对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