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拓书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 神秘女剑客 第一:寒刃破局(1/2)

长安的夜色浓稠如墨,城隍庙飞檐上的铜铃在穿堂风中发出呜咽。

苏砚后背死死抵住斑驳的砖壁,喉间传来淬毒弯刀的刺骨寒意。

为首刺客扯下染血的面巾,左眼处狰狞的窟窿还在渗出黑血——正是三日前在朱雀大街被玄甲玉星芒射瞎的幽冥殿杀手。

月光掠过他扭曲的嘴角,映得喉间的朱雀刺青如同一道正在渗血的伤口。

"小书生,这次可没人救你了。

"刺客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右手猛地发力,弯刀的刃口已经划破苏砚颈侧的皮肤。

血腥味在鼻腔炸开的瞬间,苏砚绝望地闭上眼,却听见头顶传来瓦片碎裂的脆响。

一道银芒如流星坠地,螭纹剑精准地挑开刺客手腕。

幽蓝弯刀"当啷"坠地,在青石板上砸出火星。

玄色劲装的女子旋身收剑,月光为她镀上冷冽的银边,剑穗末端的朱雀纹在风中轻轻摇晃,泛着暗红的血光。

"幽冥殿的狗,敢在长安城撒野?"女子开口时,声音清冷如冰,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微微侧身,苏砚这才看清她腰间悬挂的青铜令牌,正面"天机阁掌剑使"几个篆字在月光下熠熠生辉,背面的朱雀图腾竟与自己怀中的玄甲玉产生共鸣,隐隐有银光流转。

剩余的刺客们瞬间呈合围之势,弯刀在夜色中划出森冷的弧光。

然而,当他们看清女子的面容和令牌时,握刀的手不约而同地颤抖起来。

"沈清霜!"受伤的刺客首领咬牙切齿,"二十年前漏网之鱼!"他突然甩出袖中链刃,带着破风声直取女子咽喉。

沈清霜却不慌不忙,反手一剑,剑刃与链刃相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火星溅落在苏砚脸上,烫得他下意识偏头。

下一刻,沈清霜的剑锋已经擦着他耳畔掠过,精准地削断几缕发丝。

"带着玄甲玉的人,现在归我天机阁了。

"她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剑指苍穹,周身散发的气势竟让围上来的刺客们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

刺客首领见势不妙,突然从怀中掏出个漆黑的竹筒。

苏砚瞳孔骤缩——那是江湖上失传已久的"百毒追魂筒",传闻筒中淬着三十六种剧毒蛇虫的毒液,沾之即亡。

"一起死吧!"首领狞笑一声,将竹筒对准众人。

千钧一发之际,沈清霜猛地拽过苏砚,用自己的身体将他护在身后。

与此同时,她手腕翻转,螭纹剑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剑气激荡间,竹筒被劈成两半,毒液泼洒在地面,瞬间腾起阵阵白烟,腐蚀出一个个深坑。

"撤!"刺客首领见势不妙,果断下令。

剩余的刺客们如同潮水般退去,消失在城隍庙的阴影中。

苏砚这才发现,自己的双腿早已软得无法站立,若不是沈清霜扶着,恐怕已经瘫倒在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大国重工

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一个泱泱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型装备工业。 国家重大装备办处长冯啸辰穿越到了1980年,看他如何与同代人一道,用汗水和智慧,铸就大国重工。 /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结婚之后我终于吃饱了

云子宿什么都好,乖巧老实,任人宰割,花瓶一个。 就有一点:吃得太多。 家里人算计完了他父母的遗产,就把他打包嫁给了韩家那位阴气沉沉、克妻克亲、三年必死的韩大少。 别人见了韩大少恨不得绕着走,只有云子宿,他第一次见到韩大少眼睛就亮了。 这人身上有他最喜欢的诱人香气! 饿了三百多年的云子宿终于能吃饱了,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他决定帮对方活得久一点。 结果他帮着帮着却发现对方活过的时间好像比他还/

祸水

世人都以为音晚和淮王萧煜是被一道圣旨硬凑到一起的,郎无情妾无意,是一对怨偶。 但无人知道,音晚爱萧煜。 从小,他便是她眼中的白月光,她也曾真心想与他相濡以沫,做一对恩爱夫妻。 可经历朝堂残酷纷争后的萧煜早已不是年少时纯良温善的模样。 他性子乖张,残暴狠戾,为争权不择手段。 终于有一日,音晚下定决心要离开他了。 她以为这也是萧煜的意愿。 谁知,她将和离书递上,却被萧煜撕得粉碎。 他指骨修长,/

碎空刀

浊杯酒,种风情 照无眠,意难平 一杯一快意,一曲一温柔 敬你一杯血性豪情 大好头颅,不过一刀碎之。一部独特的武侠经典作者用传统的笔法,写出反传统的情感和意识当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祝嫣红遇上这个潇洒不拘的浪子,她突然明白,自己一生中最想要的,始终还是没有得到。尽管她衣食不愁、呼奴使婢。 /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 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 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 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