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拓书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册 第三十三章 达观所举(1/5)

并非高曜“藏拙”,高显既“见解完备”,偏要高曜再说些新意来,着实是强人所难。

良久,方听高曜道:“儿臣以为,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

比如汉将冯奉世[84]集西域诸国兵万五千人,一举攻下莎车国,不费大汉一兵一卒,此功尚在甘延寿与陈汤之上。

更不用说大汉首任西域都护府郑吉[124]和后世投笔从戎的定远侯班超[85]了。

不战而攻城略地,此方是功业盖世、折冲万里之将。

” 沉默片刻,皇帝道:“说得好。

还有呢?” 高曜只得又道:“其实不但在对外用兵,附循蛮夷上可用此策。

于国中的豪强奸猾,也是一样的道理。

汉京兆尹赵广汉[86]做颍川太守时,郡中大姓豪吏,横行乡里,为祸一方,赵广汉令他们相互攻讦,家家结仇,一举奸党散落,风俗大改。

” 皇帝嘿的一声:“倘若朕给你一郡让你去治理,你就预备这样管么?” 忽觉脑中一麻,高曜的声音愈发空冷:“儿臣不敢。

赵广汉走后,韩延寿为颍川太守,发现郡中吏民相构,父子相讦,民多仇怨。

于是延寿教以礼让,更化改俗,民方和睦亲爱。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87]。

攘外用奇不用正,安内用正不用奇。

安民之本在于宣化德教。

若父皇给儿臣一郡治理,儿臣当学韩延寿,略取赵广汉,审时度势,缓缓而治。

” 沉默良久,皇帝方问道:“小小年纪竟懂这些,都是太傅教的?” 高曜道:“儿臣闲来读书,不懂之处,全问朱女史。

” 心头一紧,周身一热复又一冷。

只听皇帝道:“朱女史常常教你这些么?” 高曜道:“朱女史并不常说这些,只是教儿臣写字作画之余,才将史书上的故事略说两句。

” 皇帝道:“很好。

朕要好好褒赏她。

”又问侍从,“朱大人和于大人来了么?” 李演道:“朱大人和于大人都在书房外候旨。

” 皇帝道:“传。

”李演躬身退出书房,我和锦素连忙站了起来。

李演悄悄道:“二位大人的时运来了,圣上很高兴呢。

请吧。

” 我和锦素进了御书房,立刻向帝后下拜行礼,伏地不起。

皇帝道了平身,我和锦素方站起身来,垂目不语。

袅袅茶香腾起细雾,皇帝端坐在书案之后,笑意隐约:“女巡于氏教导皇太子有功,皇后必得重赏。

” 皇后微微一笑:“是,臣妾记下了。

” 皇帝接着道:“至于朱氏……”皇帝的目光穿过飘散的茶雾,如两道利剑在我身上扫过,“擢为正六品女校。

”我身子一跳,垂首更深。

高曜上前悄声道:“姐姐当跪下谢恩才是。

”我这才醒过神来,伏地谢恩。

靛蓝地毯涨满视野,呼吸抑制到近似于无。

五体投地的姿态最适于卑微惊惧之人,只有尘土气息能掩埋一切狂妄的臆想。

教他藏拙,已近于术,年少轻狂,不在锋芒。

是我失策了。

从定乾宫出来,高曜兴奋地向乳母李氏等人说道:“父皇升玉机姐姐做正六品女校了!”众人听了纷纷道喜。

锦素笑道:“恭喜姐姐又高升了。

这会儿不能好好道喜。

不知女校大人晚上能不能赏下官点儿空,下官有要事禀告。

” 我笑道:“灵修殿中,扫榻以待。

” 回到灵修殿,芳馨忙领众人向我磕头道喜。

待众人散去,芳馨一面帮红芯摆膳,一面笑道:“从前还感叹不知几时才能升做正六品女校,可以到外宫去看戏,如今这就来了。

”见我坐在榻上一言不发,不禁奇怪,“姑娘一举升做正六品女校,是大喜事才是,怎的……” 我闭目叹了一声:“姑姑……” 芳馨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